English

随俗也须有度

1999-03-06 来源:生活时报 ●刘勇 我有话说

过年都要图个吉利,于是乎钟馗老先生、赵公明元帅一路人马便伴着“恭喜发财”、“财源广进”及“福”字、聚宝盆之类的斗方登上了千家万户的门扉。驱邪避灾、祈福纳祥嘛,既食人间烟火,难以免俗就是了。花个几块钱,即能天降财神到我家?天知道,鬼晓得。反正买卖越来越火,印制、批发与零售“财神”的,都不必偷着乐了吧。

多少年传下来的民俗若此,哪位非得给这些民俗扣个帽子,来个“破旧立新”,恐非明智之举。实践早已证明,凡脱离中国国情的事,行不通。然则,笔者以为入乡随俗也还有一个“度”的问题。《国际歌》中唱得好,“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,也不靠神仙皇帝”,古今中外的“神仙”帮不了我们的忙。要致富,既要靠上边制定的政策好,又要靠所在地区、部门、单位执行政策不走样,还要靠自己抓住机遇发挥出聪明才智并付出辛勤劳动,同时要受到种种不可预知因素的制约。即使如此,对很多岗位的从业人员来说(如国家公务员,军警人员以及其他非经商行业人员等),从脱贫到“温饱”再到小康、“富裕”,也需要一个相当长的过程,他们不可能成为“先富起来”的人。因此,发财一事未必心想事成,“恭喜发财”也不可不看对象,不加节制地普及之。

篇幅所限,仅举一例。大年初一,孩子到建行去交电话费,获得一个印着“福”字与“恭喜发财”字样的红包。红包里并没有礼金,只是两张童男玉女的不干胶贴画儿。童男擎着“黄金万两”的铜钱,玉女擎着“招财进宝”的铜钱。够吉够利,却不知真正“招财进宝”乃至“黄金万两”的到底是我们还是银行?这个月仅上网费用就交400多元,有关方面关于今年电信资费“将更便宜一些”(好像已很便宜)的表态还不知何时兑现,我这里尚“耿耿于怀”呢。银行春节不休息,继续为大家提供服务是值得赞许的,但何必如此盲目地为“恭喜发财”推波助澜呢?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